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506430/answer/110846384
来源:知乎
北京大院子弟在八九十年代的北京文化圈占了半壁江山。
这个圈子和《老炮儿》的戏里戏外密不可分。
了解了这个圈子,对于后来再了解冯小刚,以及冯小刚们的文化趣味就有了一定帮助。
王朔出身军委训练总监部大院,父亲是个军官。
王的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再大点就参了军,复原后,下广州当“倒爷”。。。
倒爷干着干着没意思了,回北京开始写小说,于是熬成了“大腕儿”。
和他同在一个院子里的叶京,经历基本类似,混成了电视剧导演,把王朔的《动物凶猛》《橡皮人》《千万别把我当人》三部小说揉吧揉吧,拧在了一起,拍了部长篇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叶京,甲方乙方里客串饰演大款,要求体验苦日子结果把村里的鸡和耗子都吃光了那位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军队大院子弟在文革中亡命的少年时代,和在八十年代下海骗钱的青春。。。
白百合和他老公陈羽凡就是演《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时认识的,戏里还出道了另一个小鲜肉,叫文章。
文章且行且珍惜的老婆马伊琍的前男友叫管虎,导演,今年拍了这部《老炮儿》。
管虎的父亲是老演员,
家住帽儿胡同四十五号的中央话剧院大院,所以管虎也算是个大院子弟了。
这个帽儿胡同里还有外交部、空军、煤炭部等诸多形形色色的大院儿。。。。
和王朔同住军委大院的,还有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华谊兄弟是也。
在王朔的小说里,王中军王中磊二兄弟化名为“高阳、高晋”——“打架手特黑”。
在八十年代王朔埋头写小说的时候,王中军赶上了出国潮,远赴美国打工,回来时攒了十来万美元,成立了后来的“华谊兄弟”
起先,公司是给“中信”这类国企做广告策划,也给宝马车做过营销,赚了第一桶金后,才拍的电影。。。。
公司的本钱虽说是王中军在美国打工赚来的,但如果没有军队子弟的背景,上面这些客户基本是拿不来的。
继续说。。。
王朔最开始发小说的时候,曾得到了北京青年文学出版社的青年编辑马未都的大力协助。
马未都是海军大院里的子弟,后来马未都倒腾“文物”发了财,在王朔的忽悠下投资拍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编剧自然是王朔。
而马未都的编辑生涯也成为了素材,被王朔写进另一部当时的电视神剧《编剧部的故事》,其中主角“东宝”的故事直接取材于马未都本人的经历,“东宝”的扮演者就是后来的大陆版喜剧之王葛优,葛优他爹葛存壮是北影老演员。葛优是北影大院子弟。。。
前面说的,拍王朔电影《大喘气》的导演叶大鹰,代表作《红樱桃》。
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大院子弟的必然。
叶大鹰在徐静蕾作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我和爸爸》中扮演徐静蕾的爸爸。
徐静蕾是王朔的女朋友之一,间接造成了王朔的离婚。
王朔说过,老徐最早是“摇滚果儿”(北京话,果儿:漂亮女孩,女粉丝)
“摇滚果儿”特指北京摇滚乐队的女粉丝,她上学的时候在party上认识了王朔,于是混了影视圈。。。。
既然说到了北京摇滚圈,那当属头号老炮儿崔健!
崔健的父亲是空政歌舞团的小号手,不用说了还是军队大院子弟。
崔健第一次见到成型的摇滚乐队就在军队大院
当时,有个首长子弟搞来了谁也没见过的披头士唱片,还买了电吉他和鼓,组了乐队。。。
崔健当时还小,也就在旁边看看,这个高干子弟叫琳\力\果(音),这位不多说,不知道是谁的自己去度娘。
以上情节见崔健导演的电影《蓝色骨头》以及影片的宣发访谈。
如果说,王朔曾经算是老炮儿们的精神代言人,那么崔健到现在还一直是老炮儿们的音乐代言人。。。
《老炮儿》电影中,冯小刚饰演的“六爷”和老情人许晴饰演的“话匣子”嘿咻的时候,都要先弹一段崔健的《花房姑娘》助兴。。。
许晴,外交部大院子弟是也,
外公是辛亥元老黄兴的挚交,
爸爸是贺龙元帅的警卫员。
这么漂亮的女孩儿,这么高贵的身段,所谓出身好“根正苗红”,是当年顽主们豁出命去也要追求的女神。。。
这些人成名之前,在六、七十年代,他们“大院子弟”的身份是一种特权。
他们就是建国后的第一批官二代。
大院子弟特权的外在表现是,在老百姓都穿着蓝布制服的时代,他们穿着父辈的“将校呢、柞蚕丝军装,马裤、塔帽”“板绿茶蓝”不但英姿飒爽,而且“这些都是有钱也买不来的。只有高干子弟才能穿。”
同样,他们骑的“28锰钢单车”也是“凭票才能买的” 他们啸聚成群,在公共影院看电影要坐前排,在内部影院看一般人看不到的“内参片”。
他们自诩海军大院的女孩最漂亮,因为是“华东海军的底子,江浙人多么。。。”
他们不但是那个年代的特权阶层,还带动了那个年代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