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不是說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呢?如果是這樣,這比科學中或唯物論中所說的『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又有什麼高明之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了解另外一個概念:無為法。
什麼是無為法?簡單地來說,就是沒有作為或者說沒有功用的法。無為法有兩種。一種是概念法。另一種是恆時不變又無所不在的現象,比如說虛空,以及空性。這裡的虛空不是物理學裡的虛空,因為物理學裡的虛空可以有能量,可以有引力場等。而佛教裡的虛空是一種純淨的虛空,不障礙任何色法,也不被任何色法所障礙。
先來說說什麼是概念法。概念法就是人的意識中所形成的各種概念。概念法這個詞並不是一個佛教的傳統術語,這裡用這種說法,只是為了順應現代人的語言習慣。如果用佛教的術語來說,是指由分別心所安立的法,又稱為相,或名言。引人概念法是為了說明人是怎樣認知外部世界的。
還是用蘋果的例子做說明吧。比如你面前有一個蘋果你會怎麼去認知它呢?作為人類,你會用你的五官去感知這個蘋果,也就是用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它。你的五官收集了這個蘋果不同側面的資訊(色、聲、香、味、觸),然後對比以前的記憶,識別出這是個蘋果。這個過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以在一瞬間就完成。過程快得以至於我們沒有感覺到思考,也就不會意識到這其中的具體步驟。如果我們把對蘋果的辨識讓人工智能來完成,你就會體會到這個過程的複雜性。就單單從圖像識別這個側面來看,人工智能先要完成資訊的收集(比如利用攝影),然後處理出其輪廓特徵,再去與數據庫中的數據比對,或是通過神經元的計算,最後得出它是蘋果的結論。總而言之,就是把大量的數據經過一番複雜的處理,最後簡化到一個概念上。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認知過程是由繁到簡的過程。從信息學的角度觀察,你會發現,你的五官採集了大量的數據(小到幾千字節,大到幾百萬字節甚至更多),而一旦認知過程結束後,結論卻只有幾個字節的信息量。就蘋果這個例子來說,一旦你認出了它是蘋果,你就不會再去仔細描繪它的顏色、質地、香味、色澤、形狀、大小等等。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知道它是蘋果已經足夠了。
從對蘋果的認知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人類認知的兩大特點。首先,它非常高效,用很少的信息量就蓋括了我們所要觀察的對象。另一方面,這種高效是在對觀察對象的極其簡化的過程中實現的。換句話來說,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丟失了可能超過99.999%的真實性。如果你對這個說法持懷疑的態度,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僅憑『蘋果』這個詞,畫出一個蘋果來。你可能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畫法,但可能沒有一個圖像與我面前的蘋果真正相符合。由此可見,如果從精準度的角度上看,我們這種通過概念的認知其實是非常的不精確的,甚至連近似都談不上。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種對真實的認知如此的不準確,為什麼人類的認知卻滿足於這樣的結果呢?原因是,絕大多情況下,人並不需要對現實有準確的認知。就認知蘋果這個例子來說,認出它是蘋果就已經解決了我們問題:它沒有毒,可以食用,是個水果。頂多,我們還想知道它的味道如何,但沒有人去考量它的哪個部位是什麼顏色,什麼硬度,或是什麼酸鹼度,甚至有什麼化學成份。更沒有人去計較與這個蘋果相關的其他因素。
問題是,這種不準確的認知方式是不是有什麼缺陷呢?畢竟,人類一直以來是以這種認知方式來生活的,好像從來沒有過問題,並且,我們的科學也是建立在這種認知的基礎上的。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