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论坛几日拜读了不少帖子,受益匪浅。
也看到一些人的凡尔赛贴,也无可厚非,有牛娃没有理由不显摆。
牛娃不是生下来就是,有牛娃的父母应该是给孩子做过详细的规划,与孩子一步一步落实它的吧。
有些孩子是慢热型,到大学才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虽然与别人晚了一些,但以常人以上的决心和热情追逐自己的梦想。
而有些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早早的找到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梦想。
特别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有名校情结(当然名校带来的benefit 远高于一般学校), 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所谓“牛娃”,能拿到名校好专业的offer。
因为想给孩子好的建议,我潜水不少国外中文网站,观察留学美加的高材生们在北美职业上的困境。
我发现华人(主要是来自大陆)在职场中遇到的天花板未必很高, 可他们很多人其实就是别人眼里的“牛娃”。
( 要是你认为在大厂拿到20-50万刀 package 算成功的话,不用继续读下面的内容。)
反过来讲,我们这一代在国外普遍也有差不多的境遇,我们是否反省过?
华人的教育热是别的族裔都认可的,其实在中国也如此。因为成绩高才能拿好的offer, 所以家长替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使孩子的成绩有提高。貌似从小学开始报班是常态, 我还看过上多大还在报班的大学生, 貌似不是少数。
我觉得在职场里没有补习班的,很多孩子刷题拿到大厂offer 而进厂后却遇到各种“情况”而显得束手无策, 因为他们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就在补习班找到“答案”。有时看到一些职场抱怨贴,我觉得他们把职场当作学校了,所以有那种抱怨。作为负责任的父母理应孩子上高中或者大学时培养他们的学习以外的技能以供未来使用。
但父母要是不清楚这些,那孩子只能把“南墙”当作为老师。
有句话“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 再有“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我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欢迎各位指出我观点上的问题,以供我在孩子上大学前update 养娃的 know-how, 提高我的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