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大鱼》Big Fish

Big Fish

Tim Burton 2003年的新作,以其一如既往带有神怪色彩的笔调,写儿子如何去发现或虚构父亲传奇的一生。

儿子对父亲的重新认识,不妨说成当代对历史的尊重;伤怀善感早已成为现代文艺的陈词滥调,然而此片的感伤情怀并不讨人嫌: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战火纷飞,则这样乐观调子、理想主义的伤感竟然也变成温暖的了。

片名当出自西方俗语“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小池塘里的大鱼,设
想每人只欲在自己的小池塘里长成一条大鱼,世界也许会清静一点点---自然,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席卷一切的背景下,这样痴人说梦的念想不啻不可能的任务。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休闲娱乐 / 电影观后感点滴(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灰色地带》The Grey Zone

    披露二战中纳粹罪恶的片子可谓多矣,最为大家熟悉的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
    的名单》,以日尔曼军火商人辛德勒的性格发展及转变为线索,让我们看到哪怕
    在最黑暗的时候人性的微弱光辉产生的巨大力量;象姜文的《鬼子来了》,从一
    个善良、纯朴的老百姓的遭遇及心路历程,由最初的看似懦弱,到中间的试图委
    曲求全,到最后彻底认识到敌人的凶残后从而激发出内心深处最勇敢的血性,让
    我震撼;最不为大多数人熟悉的也许是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Pasolini)那部惊世
    骇俗的《萨罗,或索多玛120天》,竟然出现纳粹威逼少男少女吃下大便的恶心
    镜头!(帕索里尼片中的纳粹背景,更多意义上是一个政治隐喻,改成古今中外
    任何强权时代一样可行,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灰色地带》的视角也算得独特的了:一群犹太囚犯,为纳粹集中营的火葬场工
    作,从而换得比其余囚犯好一点的食物和多活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策划了一起不
    成功的暴动,结果全部被枪杀处死。

    可偏偏这样容易讨巧的题材,再加上好莱坞的所谓明星班底阵容,出来的却是这
    样一部粗制滥造的平庸之作:表演生硬做作,情节发展莫名其妙,几乎无一是
    处......细想也是,养尊处优的白脸小生哪能体会得出饱受磨难的犹太人的心
    情?哦,我就差看出小生们脸上涂的护肤霜的牌子了;至于导演,除了指挥大家三番五次
    把大批裸尸往焚化炉里倒,然后让烟囱不停地冒黑烟,好象就没有别的招了。

    真是一部让人遗憾的片子,浪费我13.5$外加两小时时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的庞大的希腊婚礼》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我的庞大的希腊婚礼》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本雅明有一段精彩文字,说的是男人对女人的爱情是怎样产生的,为我素所服膺:

      “一个男人常被他所爱的女人的‘缺点’吸引,不仅是她的怪念头或她的软弱,甚至她脸上的皱纹,斑点,寒酸的衣着,有点歪斜的走路姿态,这些反而比美貌更持久更坚实地把他同这个女人系在一起……就像飞鸟在枝叶茂密的树上寻找栖息之处,我们的情感逃匿进女人隐秘的皱纹和有欠雅观的步态里,以及我们所爱恋的肉体上那些小小的疵点里。在那里我们可以安全地躺下来。旁人无论如何猜不到,正是在那些小缺陷和似乎可以挑剔的地方,爱情的箭落了下来。”

      饶是这样,我想破脑壳,还是不明白Ian Miller(John Corbett饰)
      怎么突然就喜欢上了在电脑旁工作的Toula,要知道,Toula开始作waitress时,Ian是半带取笑地对待她的呢;而在这转变期间,他们并没有在一起从而能互相了解哪怕一丝半点的机会。

      如果作个民意调查,我大胆猜测:女性观众相信这个故事的也许多过男性;盖因为美貌难得,缺乏美貌的女人做白日梦没准儿这样的帅男也能落到自己头上了也。:-)
      • 不错啊
        • 呵呵,那偶再贴两则:-)
      • 真厉害,写这么多感想。佩服!我对这个片子的感想倒更多在那个充满民族特色的希腊移民大家庭上。最近接触了些东欧人,觉得他们非常相近。一大堆闹烘烘的家庭妇女和一个严肃而略狡诈的男人,是这样的家庭给你的第一印象。
      • I think this film is focused on the Greek culture and the clash between different ones, so it doesn't want to spend to much time on their love story.
    • 《献给Columbine中学的保龄球》Bowling for Columbine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献给Columbine中学的保龄球》Bowling for Columbine

      一部反映美国人对枪支的狂热及生活中的血腥暴力的纪录片。主题颇严肃,而整个片子以Michael
      Moore(本片导演)采访的形式进行,语调轻松活泼,加上内容丰富,整个影院
      里笑声不断,值得一看。

      给出的信息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美国一年死于枪弹谋杀的是11,xxx多人,加拿
      大是16x(?)多人,德国2xx人,英国85人。问及为什么,美国人回答美国历史就
      是一个暴力国家的历史,再问英国历史更血腥为什么那么少,还有德国呢,语
      塞,呐呐“美国...暴力历史”而言它。

      片尾是导演去美国军火大王的豪宅采访,胖胖的穿着件不得体的夹克衫的
      Michael,面对着衣冠楚楚、身材保养极佳的军火大王,平静而诚恳地提出问
      题,为什么?大亨搪塞几句,转身走了。

      这个问题是不好回答。但能提出这个问题并加以思索探讨,而就在这
      个过程中,让我们的思考方式乃至行为能有那么哪怕一点点的改进,甚至有时不
      能够改进,也许会有倒退的反复,那都不要紧。

      我觉得这就是Michael Moore的价值所在。单单challenge几个军火大亨或者
      Lockheed Martin这样的军火商,是于事无补的,因为他们也不过是资本主义商
      业至上赚钱第一的具体体现,虽说他们对美国整个暴力文化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Michael对加拿大的采访那几段,比如多伦多夜不闭户什么的,个人觉得只是他
      观光客的印象,最多只能算作为了支持自己观点而有意识选择的结果,算不得加
      拿大/多伦多的真实代表;他作为美国人对多伦多的了解,也许未必能有我这个
      在多伦多才呆了几个月的移民为多,比如那天,我步出电影院,发现锁在外面的
      山地车的链条被剪断,变速器被偷了,走了30分钟才到有夜班车的站......

      而他对美国文化的有些层面,个人感觉说得很在点子上,象对Marilyn Manson这
      个商业与民主结合下的青年反叛的访谈,很有意思。

      八卦:据说Michael Moore在纽约有价值200万的豪宅,有人就根据这个说他伪
      善;这样逻辑不通的话,偶是不同意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真牛掰,如果是原创的话,哥们儿功力不浅呀。
        • 那段时间很闲,偶写着玩的。
      •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 也非常喜欢他的书. 关于加拿大的印象确实是为陪衬他的主题, 不过他也说了下面一段话, 让我很是有同感:
        "I am using Canada as a straight man to make my point. The problem is, you Canadians don't take compliments well. You have a lack of self-esteem. You've created a society where, by and large, you care about each other. You have a separate ethic, not only from America, but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But you won't flaunt it."
        • 如果能理解这段E文,我想是有够Sophisticated。
        • 谢谢你给的链接,真是内容翔实、言之有物的好评论!文中提到Moore 1989年的记录片《Roger and Me》,你看过吗?讲GM 因关闭小镇Flint,Michigan一间工厂laid off 30,000人的事...,再看看这两年,真是有远见的人!
          • 看过几个片断...他的TV NATION也挺有意思, 在租录像带的地方有租. 他的<STUPID WHITE MEN>一书值得一读.
    • 《性和露西娅》Sex and Lucia
      《性和露西娅》Sex and Lucia

      名字简单、刺激、开门见山,象阿姆斯特丹的橱窗女郎一样?哦不,这可不是部
      一览无余的片子。

      一个叫露西娅的餐厅女招待,以为她的作家恋人Lorenzo已死,在伤痛之下去
      Lorenzo经常提到的海岛去寻找平静;在那儿,碰到了Elena,Lorenzo曾有过一
      夕之欢的女人并生下过他俩的孩子......

      故事在过去/现在、现实/虚构之间缓慢地展开,自有它的节奏和韵律;看惯好赖
      污的观众也许会觉得闷,我就听到后面的观众嘟囔着说“什么呀,不明白”。

      片中很多月色场景,美艳、性感迫人,和咱们中国人熟悉的床前明月光,或者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大相径庭,也值得一看。还值得一提的
      是插曲调子轻快,歌词优美,和主题相得益彰。

      性场面颇多,热烈、直白、自然而有诗意,该有的都有,该露的全露。
      • heihei,如果我没猜错,这片子你老哥儿也没看太明白...
        • 你猜得没错:-)象这样的片子,导演也许有意识地和观众叫叫劲,真要全明白除非特别熟悉故事原著及文化背景......该片中的月色场景,是偶见过的最性感的月色场景,已经很满意了......
      • Great movie! I really like it...
    • 《实验》The Experiment
      《实验》The Experiment

      1971年夏天,斯坦福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把自愿参加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
      模拟为囚犯,必须服从看守订下的规则,一组模拟为看守,配备警棍、手铐等工
      具,在一个封闭的监狱里生活......结果令人震惊:几天后,看守们变得虐待狂
      一样卑劣,而犯人们精神越来越沮丧、趋于崩溃的边缘;6天后,这个预期14天
      的实验被教授终止。

      德国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的电影处女作《实验》,就是根据这个臭名昭著
      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而来,只是电影里结局更加惨烈:二死三伤。

      整体表演算得出色,情节发展亦不错;缺点也很明显,故事的另一条副线索即男
      主角prisoner 77号和女配角一夜情后的心理变化似乎有些勉强,更搞笑的是片
      中的教授及其助理的表现简直二百五。偶有过和德国工程师合作的经验,对他们
      的工作态度、专业精神印象深刻,从而推断德国的科学家该更为敬业应该不算过
      分;有意思的是,电影界对工程师、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似乎成了传统,比如获奖
      无数的《美丽心灵》中前半部分的Nash,简直是个nerd。也许导演们看看费曼那
      本好玩的自传,能改变一点思维定势......
      • 酷!请继续。
    •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Chinatown

      我抱着很高的期望走进电影院,出来时有些失望:不是对电影,是对自己,大量
      台词听不懂,这部错综复杂的黑色电影也就看得稀里糊涂了。

      后来翻旅游手册,无意中得知洛杉矶在1900~1910年代,有一个缺水的历史,才
      恍然悟出《唐人街》这部片子的些微现实背景:一个私家侦探受托调查一桩偷情
      事件,却因此发现因缺水资源而导致腐败的巨大阴谋。

      Jack Nicholson扮的私家侦探可圈可点(顺便说一句,他也是《闪灵》The
      Shining的男主角)。Faye Dunaway 饰的妖妇角色(所谓Femme Fatale)也是迷
      死人不赔命,可惜此片拍在1974年,只露了侧边半拉胸脯一带而过,换到现在,
      非得让她来个N点全露的正面写真不可,否则导演不答应,观众也不答应。

      影片结尾硬要扯上乱伦什么的,看似惊奇,实则牵强,反而削弱了这部精心之作
      的真实力量。

      片名有评论说“是个隐喻”,指人性中灰暗的一面,就好比唐人街上的脏、乱、
      臭,但人人拿它没办法。

      本片曾获当年Oscar最佳电影剧本大奖,我觉得找个带英文字幕的版本,也许好
      看一点。
      • 这个片名我看不好,让人迷惑。整部电影没有一点 CHINATOWN 的影子,只是在结尾时出现一对中国人帮哪个女人逃跑。
        • 试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也许这样的片名在70年代的观众看来,有一点点exotic的效果?;-)波兰斯基的新作《钢琴师》(Pianist)正在多伦多上映,可惜偶现在不在多市,有机会再补上看吧
    • 《闪灵》The Shining
      《闪灵》The Shining

      我最感兴趣的是群山之中的那个名叫Overlook的大饭店,边看边想:泡妞时入住这个旅馆,在迷宫里玩爱情游戏......blahblah

      用孤狗一查,哇!根本就没有什么Overlook Hotel,旅馆场景是在EMI的电影工作室里完成的,失望之余对Stanley Kubrick的艺术想象更多了一些佩服。

      一点明显的不足是同样的血水泛滥的场面出现三遍,哪能满足后现代人人求新求变的目光需求?

      我觉得片子对色彩的运用极为成功,象旅馆里鲜红的地毯,酒吧卫生间的华丽装饰,旅馆外葱绿的迷宫一变为无尽大雪覆盖下的白墙...很能制造惊恐氛围;回想起《大开眼界》里面几个场景的色彩布局,比如夫妻俩卧室里的,orgy大厅里诡异的红、紫、黑...,再如最近看的《发条橙子》(The Clockwork Orange)里Alex入狱前恣意行恶的场景,《2001:A Space Odyssey》中美仑美奂的空间画面,都带有鲜明的Kubrick色彩。
      • 奇怪, 我们也很喜欢看电影, 你的这些电影我都没看过...最近看的<CHICAGO>和<CATCH ME IF YOU CAN>还不错...:)
        • 我写过一个介绍多伦多非主流影院的短贴,供你参考,并祝新年过得好,电影看得好!
          小结一下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多伦多非主流影院:

          Bloor Cinema:会员费3元,一年有效,平时(会员)票价4元。

          Festival 电影联盟:会员费3元,半年有效,平时(会员)票价6元,包括以下6个电影院:

          Royal Princess --606 College St.
          Revue Cinema --400 Roncesvalles Ave.
          Paradise Cinema --1006 Bloor St. W.
          The Music Hall --147 Danforth Ave.
          Kingsway Theatre --3030 Bloor St. W.
          Fox Beaches --2236 Queen St. E.

          Art Gallery of Ontario的Jackman Hall也常放映非商业影片。

          位于College地铁站东半个block的Carlton Cinema(20 Carlton St.
          )虽然属于Cineplex Odeon,但经常放映非主流影片的new release,票价比上面我提到的影院要贵一些,设施音响也好一些。
          • 谢谢, 可惜我不在多伦多. 也推荐个影评站点给你: 绝对辛辣, 幽默, 并结合时事...如果你想学点"嘎古"英文, 一定不会失望
            • bookmark了,呵呵
            • 饺子,请问什么是“嘎古”?挠头ing.:(
              • 今天净说东北话了, "嘎古"就是不常见, 有点怪怪的意思...我就用它来形容MR. CRANKY的辛辣影评加上对时事的讽刺...
                • 谢谢!:)
                • 东北话?怎么我们那里也有啊,江南
        • 这个链接是多伦多所有非主流影院的节目表;另外www.bloorciname.com上有整个月Bloor Cinema的电影节目表,PDF文件可下载。
        • 这几部都是Stanley kubrick的作品,其中最新的一部Eyes Wide Shut 也是99年的片子了。现在估计你在任何一家主流或非主流的电影院都难看到了,不过电视里倒是可能看得到,特别是the shining,每年一到鬼节一定有电视台放。
      • TBS现在正在放,经典啊
      • i love this movie
      • 实在是喜欢Jack Nicholson的表演,Shinning中最可怕的我觉得倒不是那个旅馆,而是Jack Nicholson的那张脸。还很喜欢他的其他一些片子,Somthing's Gotta Give, About Schmidt都很好看。
        相反的A few good man中觉得他演得还不错,Tom Cruise实在是没什么看头。
    • 《玉兔妈妈叹变》的几个细节及疑问 Y Tu Mama Tambien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玉兔妈妈叹变》的几个细节及疑问
      Y Tu Mama Tambien

      喜欢一个朋友的戏谑的翻译,所以径直拿了过来。

      这是一部看起来很简单的电影:简单是指,比如说,有人觉得它不过是《美国派》(American Pie)的墨西哥版,即两个墨西哥少年的成长史的一个片断,也就是单纯的coming of age类型,片中也确实充满如下Hollywood也能产生的镜头,比快餐还快和小便差不多的性、大麻、游泳、自慰、吹牛、放屁、相互泡好朋友的马子、开车旅行勾搭少妇、痛饮寻欢、友谊危机、友情破裂等等,最后和大家一样,仍然逃不过上大学或college,步入无可避免的成年...或者看作在路上这一类影片(road movie),以墨西哥一个最上层社会的少年Tenoch、一个中产阶级的少年Julio,及一个被丈夫欺骗同时身患癌症只能活最后一个月的西班牙女人Luisa这三个人的一次旅行为线索,部分展示了当代墨西哥的社会危机、政治腐败、底层民俗之类...还有一类是把该片看作人生的一个悲喜剧,以上所谓coming of age/road movie不过是它的手段,借此表达对友谊、性、爱、死亡的点滴看法。

      凭心而论,以上那些都没说错,但我总觉得,那样简洁痛快的划分没准儿竟辜负了导演的一番苦心,所以不妨把微言大义之类先放一放,从点滴
      小处和若干细节入手,把最基本的事实试着捋一捋,也许不失为另一个可行的视角。

      一、关于画外音

      该片画外音无处不在,随时而至嘎然而止,从纯技术的角度看,有时看起来和故事毫不相干(也许我觉得不相干而已),甚至不惜破坏叙事节奏的流畅。

      就我自己的观感,因从没去过墨西哥,从中确实获得了不少关于墨西哥的信息,这么说来画外音是背景铺垫吗?

      个人觉得不全是,有很多画外音真是妙笔,对揭示人物的性格发展和心理活动必不可少,比如旅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Tonech收起欢闹,向窗外看去,沉思了片刻,心想: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故乡......却又没有告诉任何人。很妙!

      二、大量错愕对比

      Mexico城里豪华俱乐部里的游泳池,干净、鲜亮,两个少年惬意地躺在池边打手枪,把精液撒在池子里;途中破旧小旅店里的小池塘,飘着一层无人打理的破败落叶,Julio看到Tenoch与Luisa做爱而郁闷,两少年在池中比赛游泳以缓解矛盾;还有最后目的地天堂入口(heaven's mouth)的大海,湛蓝深邃,博大宽厚......

      两少年在欢快地玩手上足球游戏,在一墙之隔的电话亭里,Luisa在和负心丈夫通电话,泪流满面痛不欲生。

      途中车里两少年向Luisa卖弄说自己跟GF在床上多厉害,什么传教士式、doggy式、69式,还会全套Kama Sutra
      (按:古印度性典Kama Sutra谈到体位,我数了数,计25种(?),比
      吾国故典《素女经》的九法要多。)真到了旅店床上,Tenoch连Luisa的内
      裤都不会脱,且不到三十秒就game over;Julio在车里更惨,不到5秒就完
      完;)。

      在旅途的前半段,两少年欢闹为主,以少年制定的规则为准,Luisa只是个可怜的伤心女人;Tenoch和Julio两人大吵,Luisa以女权口吻痛斥他俩且准备离开,以这个为转折点,Luisa成为少年的master,且制定自己的女权规则(如她再也不和他俩睡觉也是其中一条);到达目的地,三人酒酣耳热艳舞过后,来了一个激情三人行(3P)。无论两少年,还是Luisa,都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准则。

      三、几个不大不小的疑问

      有论者认为Tenoch和Julio有双性恋倾向,他们的这趟旅行也是对自己性倾向的一个发现及出柜(come out),理由是三人在天堂入口的小酒店里喝完酒后,回到旅店里当Luisa伏下身给两少年作blow job时,两少年情不自禁亲吻起来。我不能同意,虽说也没有特别信服的理由,一个还能聊备一说的解释是第二天早上两人醒来,发现裸身同睡一张床,表情不自然地飞快起床了,且旅途过后,两人友谊破灭,直至最后在咖啡馆见面一个告知另一个关于Luisa的死讯。

      片名在三人对话时曾出现,偏巧我漏过了上下文,到底什么意思?不懂。

      喝酒狂欢时,Luisa戏谑告诉Julio说Tenoch和她上床高潮时连喊“Mamacia”(?),懂西班牙语的朋友,请解我之惑。

      以上所说,只是无数有趣细节中的几个,若有机会,定会再看一遍,当能多懂那么一点点。


      2002年12月31日补记:
      后来yifan几个网友解答了我的疑问如下,真是开心:

      “Y Tu Mama Tambien 就是典型的coming of age 的青春片嘛。......结尾的threesome是一个高潮,与其说是三人间的性吸引的表达,不如说
      是友情的表达。在那样一个陌生环境里,在酒精的催化作用下,一切禁忌
      得以打破(我想这就是影片名字的含义吧)。青春的短暂恍惚,不可再现,
      也在影片结尾的反差得到背书。”(小汉)

      “the title is simply "and (i fcuked) your mother too".
      the official release of the movie in US used the spanish title since
      the translation would be too offensive.”(Roger)

      “他喊的是‘mamacita’,直译是‘little mum’, 'sweet mum',一般当那些teenagers看见一个非常漂亮性感的女人时会用这个词,或者小孩子也会用这个词来甜蜜地称呼自己的妈妈。”(Concept)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英文名字大概是YOUR MOTHER TOO...
      • This movie got a lot of good reviews. But personally, I don't like it. I found the result is predictable and characters are two dimensional. I would recommend another mexican movie "Amores Perros".
        • “Love's a Bitch”没看过,看介绍,蛮合偶胃口的。有论者指出“玉兔”一片在深度上流于浅、在技巧上又有讨好影评的嫌疑......但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也许是真的老了,对青春片有所偏爱吧;)
          • 不知兄台喜欢北野武的“kids return” 否,当影片结束,清晰的拳击声响起,一种朝气止不住冲上百汇穴,带着骄傲和一点点悲哀。
            • 听说过没看过,有一网友本来很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结果看了《坏孩子的天空》后,觉得把阳光灿烂比得黯然无光,再也不喜欢了呵呵
              • 这里的图书馆里应该可以借到,我看的video tape, from yorkU library.
                • 那我试着借借看,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 作为对比,还有一部《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很不错,这个我看的DVD
    • 《信徒》The Believer
      《信徒》The Believer

      一个犹太男孩不能认同自己的身份,过着自相矛盾得让他疯狂的双重生活:白天发表反犹演说,为新纳粹组织筹集资金,策划炸掉犹太教堂,晚上学犹太经卷,戴批巾,教女友希伯来文。结果当然是崩溃:在安息日祷告时,他让所有人撤离,而自己被自己策划安排的炸弹炸死,平息了......

      这样的故事,象我这样的中国人看了,总能有特别多的联想,而且总能联想到咱们中国人身上:比如,一会儿想到文革时候的红卫兵,一会儿想到嫁、娶个洋人、洋妞就觉得自己特牛逼别人全是傻逼的那些言论,诸如此类......

      该片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可见得这个犹太男孩内心的挣扎是怎样的剧烈!再看看这个世界,既然上帝能保佑犹太人,那么菩萨菩萨,你也保佑保佑偶们中国人嘛......
    • 《秘书》 Secretary
      《秘书》 Secretary

      一个有自虐倾向(不喜欢自虐狂这个词,好像说某人病态似的)的女秘书,如何发展和她上司律师的S&M关系。

      结局是好莱坞式的皆大欢喜:她通过绝食,赢得了律师的心,两人过着幸福的S&M的婚姻生活。

      这样沉重的主题,却有如此光明的尾巴,真让人觉得共产主义都快要实现了,哦,起码在电影里,是吧?
      • 哈哈, 我也挺喜欢这部...尤其喜欢MR. CRANKY关于这部的影评, 把JACK WELCH也给捎带讽刺了一番...巨逗乐
        • 是吗?偶瞅瞅去,是这个吧
          • 对, 把JACK WELCH的丑闻也讽刺了一番...很多时候我并不赞同MR.CRANKY的观点, 但是他"损人"的语言很是逗乐
            • 能说说杰克.韦尔奇的丑闻吗?偶不知道呢
              • JACK WELCH是GE的前CEO, CHAIRMAN, 也是美国商界的领袖人物...HARVARD BUSINESS REVIEW是商界顶尖的杂志, 其SENIOR EDITOR和JACK WELCH做一个专访"IN DEPTH" INTERVIEW...两个人就那个了...
                该EDITOR 有违PROFESSIONALISM...HBR请她走人, JACK在幕后长袖善舞...闹得不亦乐乎...现在他也离婚了...再后来, 我也没跟踪...
                • 谢谢!没准儿跟踪下去,能发掘出更多好玩的事呢;-)
      • 昨天晚上看了一半,太晚了,关机睡觉。。。睡不着,爬起来,看完了,释然。再睡觉。:-)
    • 《凶铃》The Ring
      《凶铃》The Ring

      一部沉闷的模仿之作,没有了日本《午夜凶铃》里那样的东方背景,怎么看味道也不对,看到半途我竟然睡着了。

      当然,恐怖电影的老套路:令人恶心的尸孩,黑发披肩没有面目的复活女尸之类,还是挺吓人的。

      如果一对恋人同看,该片可能起到增进一些亲密程度的作用:毕竟,人恐怖的时候,有寻求保护的本能......
    • 《时日》The Hours
      发生在一天之内三个女性的故事:1929年,英国的Virginia Woolf,在暗藏不安潜流的家中,写她的小说《Ms. Dalloway》;1951年,战后美国小镇上Laura Brown,在准备丈夫的生日蛋糕,沉迷于小说《Ms. Dalloway》以至于差点自杀;2001年,纽约的Clarrisa,为她的前任恋人现在的好友筹办一个晚会,而该作家好友已到了AIDS晚期。

      盯在Woolf亲吻她妹妹,或Brown亲吻Kitty,以及Clarrisa和她长期女友的关系问题上,也许竟容易把它看作拉子故事了;不必说同志(Gay)题材前两年被Hollywood吵滥了的话,傻子都猜得出,拉子(lesbian)们该登台了?

      我倒觉得,《时日》更多关注的是拥有内心世界的人,在和强大无比、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恶魔对抗时遭遇的困境,那个恶魔有个名字叫:日常生活!

      看看她们怎么办的,Woolf靠写小说,Laura靠读小说,Clarrisa本身就是那部小说;没有结局的暂时结局是:Woolf自溺于冰凉的河水,Laura强忍眼泪强装欢笑回到丈夫床上,Clarrisa在作家好友跳楼后面临忧伤和思考......而生活在继续。
      • 好吗? 推荐观看吗?
        • 原小说比电影好:好文学多半拍不出好电影的,你说呢?
          • 正要去看电影, SHANGHAI KNIGHTS或者THE HOURS...你觉得哪个好?
            • 最好都别看,The Hours挺闷的,Shanghai Knights看名字就是垃圾;-)昨天看了The Recruit,也牵强垃圾得很,凑合
              • 好吧, 既然这么说, 我就陪LG看SHANGHAI KNIGHTS吧, 他是成龙的FAN :-)
      • The Hours国内翻译成《时时刻刻》,太糟糕,很不喜欢;自己想了想,强行译成《时日》,也不够好......该片音乐非常出色,这里有篇介绍不错,给个链接的说。
    • 《有种你丫抓住我》Catch Me If You Can
      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新作,有着他一惯的缺点:情节演绎、人物性格发展太合理了,被导演牵着鼻子走,看得倒是舒服省心,但也没丁点回味的余地了;不必说,按惯例是该有个大团圆结局的,这一部更不例外。哪怕片中有我喜爱的汤姆.汉克斯出演,我还是觉得它只是一部缺乏新意的平庸之作。

      Mr. Cranky对此片的嘲讽深合我心,试以拙笔译出最后一段,供大家一乐:
      “(该片)说的啥意思?哦,只要你长得好看、金发白肤、魅力四射,哪怕一生中屡犯重罪,定能逃离罪责,到最后也平安无事。(That if you're good-looking, blond and charming, you can commit felonies for most of your life, get away with them and be okay in the end.)”
      • 这名字你翻译的我喜欢
        • 不瞒你说,这名儿我还真花了点功夫琢磨怎么译;看来没白下
    • 《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
      如果不太苛求的话,我觉得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称得上个好字的大制作了:Daniel Day-Lewis扮演的比尔屠夫,是我最近见过的最光彩照人的荧幕形象,狡猾如狐狸,勇猛如狮子,一双绿豆小眼却能反映人物内心的复杂曲折,绝!光冲这个人物,该片就值得一看。

      我至今忘不了的是:老屠夫教小Vallon以悬挂的死猪为靶子,如何用刀制敌死命那一小段......
      • agree!
    • 《钢琴师》The Pianist
      罗曼.波兰斯基的新作,好处是一以贯之的直面现实,重现历史;从另一方面说,这个巨大的长处也正不妨看成该片的短处,过于写实而导致题材、风格、故事、色调无一例外的老套,了无新意,整个片子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引人心弦一动的思绪和令人过目不忘的人物/性格刻画。说真的,对音乐的描写也谈不上出彩,这可有点叫人吃惊了。
      • 刚看了不久,很喜欢。
        看过很多类似的影片,都有点抵御能力了,却很喜欢这一部,胜过辛德勒名单,觉着更近人性一些。
    • 《和你在一起》
      《和你在一起》

      这几天大雪纷飞,外面奇冷,几个通宵没怎么睡觉,把42集央视《射雕英雄传》看了一遍,很享受,也有点难受:差点都引起家国之思、黍离之悲什么的了......不扯那些。在这样的情绪下,顺带着看了看《和你在一起》,所以也来扯两句。

      故事的前半段真好,生活的饱满质感呼之欲出,江老师和小春他爸刘成吃火锅,刘成说事要换老师那场戏太棒了:孤独而骄傲的江老师(王志文饰)的一个背影,一句轻骂“你丫给我滚”(注意到这个"丫"字一带而过,很轻,重了就有胚子气,变王朔就过了),一下子勾起我对住过十几年的北京的回忆;而少年小春对丽丽的朦胧情怀到半途就断了线,可惜;后半部说是恶俗不堪也不为过,真让人怀疑是出自拍过《霸王别姬》的大师之手,所以懒得说了。
    • 《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
      在此之前,卓别林拍的、演的全是默片;自此片始,开始说话,谁能料到这个滑稽的流浪汉(在这里面,是个犹太人理发师)一出口,就是大声疾呼对侵略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向往和热爱。如许多评论指出,片末的演说,确实不符合小人物的身份和个性。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在1940年,美国上下对希特勒还持欢迎态度这样一个事实,则当年卓别林自己独自出资拍摄这部《大独裁者》,所代表的巨大勇气和深远目光,至今仍然值得钦佩和赞叹。至于艺术上的不完善,在那样一个语境下,说是值得原谅,也许不算过分。

      基于类似的理由,在歌舞升平的200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看到迈克尔.摩尔大骂布什“无耻”(Shame on you),对他的钦佩之心,更深一层。

      在第11界多伦多犹太电影节上重看此片,片头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从地面往上看,周围全是代表犹太人金钱力量的庞大的银行、商业楼群,然后打出电影节字样;自然,影院里响起犹太裔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样的观影语境,对我这个中国人来说,心里的滋味就更是一言难尽了。
    • 《身份》Identity
      瓢泼大雨的夜晚,封闭的汽车旅馆,精神分裂的杀人凶手------构成Identity这
      部恐怖片的诸多因素,容易让人想起希区柯克的经典之作《惊魂记》
      (Psycho,1960)。

      直到最后,我都没猜出凶手是谁,也就是说,导演和观众一起玩的这个智力游戏,导演赢了。

      听说有导演98年重拍了Psycho,和田壮壮重拍《小城之春》类似,也是向大师致敬的意思,有人看过吗?
    • 《骇客帝国II》Matrix Reloaded
      太平庸,太缺乏想象力的片子,一个字:滥!

      (1)无数人在那个巨大的洞穴里狂欢的镜头,让我联想到文革里
      面天安门广场的红色海洋,性的狂欢和政治的激情有相通之处。

      (2)女主人公竟然死而复活,靠,Neo都有上帝的力量了,邪恶哪还能有什么戏唱?那些agents干脆自杀得了,因为对手太无赖。政治正确到如此不公平的份上,我都想说,正义啊,你还是死一回吧。
      • 这个影评失水准。
        • 没办法,片子滥得我没心情说了;说实话,如果把Jean Baudrillard关于“拟像与仿真”的话搬出来,也能胡诌一通,可那不是我自己的话:我宁滥勿抄。
        • 还有,我记载的是自己的点滴观感,比如下面《花火》、《坏孩子的天空》其实很值得一说,但自己刚看,并未整理清楚,写在这里,是给自己留下个线索而已。也许他日有缘,再能多加修改。如果不能,也无法可想了。
      • 你没看懂。:-D
    • 《十》Ten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十》Ten

      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2002年的作品《十》(Ten),将简约主义发挥到极致:全片由车内司机——一个离了婚、三十来岁的中产阶级女人,在十个不同的时间片,和乘客席上的乘客的十段对话组成;乘客分别为,她10岁的儿子(四段对话))、她妹妹(两段)、顺带搭车去清真寺祷告的老妇人(一段)、妓女(一段)和她的女性朋友(两段);本片用固定在汽车仪表板下面的一左一右两台DV拍摄,纪录片一样的框架结构,整个场景限制在车内,在绝大部分对话中,场景甚至只是前排座位的一半,要么镜头对准乘客席,要么对准司机席,司机和乘客对话时,镜头没有任何切换;而德黑兰的喧闹市声,构成十段对话的背景噪声,自车窗或左或右隐约可见。

      部分基于伊斯兰社会的严酷现实,阿巴斯2000年以前的片子是没有女性主角的;自2001年的ABC Africa这部描写乌干达爱滋病危机的纪录片始,阿巴斯才第一次真正把镜头对准了女性;而在《十》这部故事片里,除儿子外,包括女主人公在内的所有角色全是伊朗女人,让她们的声音透过头巾和面纱,让世界听到,也许是阿巴斯潜藏胸中已久的主题之一。

      那么,她们聊些什么呢?不过是些典型的家常里短,比如:

      早熟的儿子抱怨母亲罗嗦、总是教训他、自私(和父亲离婚),他打断母亲说话的不耐、高昂的调门,同是作为东方人的我们,在我们小时候,在我们周围,经历、见识得太多了;中间也有温情的一段,儿子和母亲谈起他的后母,母亲自信比那个女人美,儿子偏笑说后母不但比她美,而且能餐餐做出好吃的翻新花样,不象她只会让女佣做饭,否则顿顿一个样。

      女主角和妓女聊天,妓女告诉她那些丈夫们一边寻欢,一边用移动电话对妻子说“Darling”,从而小结出来妓女和妻子是零售和批发的差别而已。

      女主人公和她女性朋友的先后两段对话能看出一点人物内心及性格的发展,从中亦能窥见阿巴斯风格的一斑:前一段,朋友担心地说男友对步入婚姻有些矛盾,因此深恐会失去他,女主人公告诉女友得到和失去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女人该先爱自己,方能爱人,此时女友哪怕在车内,头巾仍然围得严实,一个可怜、怕遭人遗弃的小女人样子;后一段,女友证实她男友不想娶她(在伊斯兰国家,这意味着这个男人抛弃她了),她安慰女友,对女友说你头巾系得太紧,和人不匹配,劝她松开点,这时,一个神来之笔出现了,女友缓缓解开头巾,一个光头,右耳上佩戴大耳环,羞涩的微笑,说,“刚刚理的”。

      毛尖曾注意到,在1992年的戛纳,《生生长流》(And Life Goes on)获奖后,阿巴斯借了一件红色上衣上台领奖;10年后,在这部简约到以至于枯的片子里,有一个片断,女主人公身穿红色的外套,面容光洁,红唇饱满,鲜艳逼人,这样冰山的一角,观众真得象批评家所说,必须“填充空白”(fill in the blanks,语出Jonathan Rosenbaum对阿巴斯作品《樱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的评论),才有可能体会到海面下的巨大力量。可是,拿什么来填充空白,起码对普通观众如我来说,又成了新的问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电影始于格里非斯,止于阿巴斯
        不过真的很闷
        • 有的人放了个屁,大家都要把它当经典。
    • 《无法无天》City of God
      用枪、阴茎、和照相机都可以shoot:用枪,多半带来毁灭、死亡,用阴茎,不妨看作本能、高潮及过后的空虚,用照相机,更多意味着思考和选择。

      上帝之城里的绝大部分孩子用的是枪,却有一个孩子用了照相机,《无法无天》讲述的就是这些孩子们的故事。

      题解:60年代旨在帮助穷人的名为“上帝之城”(City of God)的住房建造项目完成后,在70年代,上帝之城变成里约热内卢贩毒、抢劫、凶杀的罪恶渊薮。
      • 很不错的电影。
    • 《花火》Hana-Bi
      对亲情的刻画极为有力。

      北野武自己画的那些画给全片增色不少。

      个人怀疑北野武和海明威一样,懂男人多,几乎不懂女人。
    • 《坏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
      这样coming-of-age的青春片,也许容易看出导演的局限来。好,但还是没有想象的好。
    • 《蓝风筝》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蓝风筝》

      于平实处见惊雷。我觉得自己开始能看明白点这样的片子了。

      melzhou已经有大好影评在前,偷懒转贴一下得了。


      非完全电影笔记:鸦雀有声的蓝风筝
      2002年08月23日10:27:05 网易报道 melzhou

      一、

        田壮壮那部《篮风筝》一开头就不吉,小主角铁头唱起乌鸦童谣,唱的虽是稚子之心舐犊情深,但电影中那一家子的命运并不清明。中国民间的乌鸦始终是不祥之物,虽然魏武帝曹操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佳句,可那是俊爽沉雄的帝王之气。日本神社亦有绕树的乌鹊,但据说是神鸦,可以带来吉祥。我不清楚《蓝风筝》的编导为甚么要选那阕乌鸦儿歌,但终究还是选对了。鸦雀有声,衬着电影的一片愁云惨雾,令我想到古时的词牌名“乌夜啼”,以至我隔了好几年再看,电影还未开始,竟亦随口哼得出那样的调调。

        《蓝风筝》拍于1993年,因为违反规定私自参加国外影展,国内观众竟始终无福在电影院看到。我当初看它是在回归前的澳门,从影音店租来VHS录影带。本来整部戏的色调就晦暗沉郁,加之录影带效果差强人意,看完两小时的戏,更有长亭连短亭、何处是归程的莫可奈何。好像日暮途穷,暮鸦聒噪,真想长啸一声吐吐胸中闷气。我近来对胡兰成先生的回忆录《今生今世》相见恨晚,一读三叹惊为天人。胡先生做过汪精卫政府的高官。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他遂隐姓埋名浪迹民间,四九年后还在大陆呆了一段日子,最后才经香港偷渡去日本。胡先生的身世自然众说纷纭,然他的文字好生了得,亦真不枉张爱玲一番情意缱绻。他写自己解放初期回杭州,避居相好秀美的家。那是旧日的官宦人家,但彼时已租住在一个小院落里,秀美睡的一间,隔层板壁听得见邻家的人声,可比夜航船里的人声,人家已不在闾巷,而是要在洪水中漂失了。胡先生的话恰好应了《蓝风筝》这部电影,讲的正是洪水中漂失的一家人,只不过已没有世家门第市井小民的分别,大家小家都在时代的洪水中载浮载沉,亦没有诺亚方舟,亦没有汪洋中的一条船聊可栖身。

      二、

        《蓝风筝》里的时代纵跨十五年,始于一九五三,终于一九六八。开头是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大元帅逝世,铁头父母新婚燕尔;片尾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滔天洪水,铁头的走资派继父心脏病发,死于红卫兵的揪斗。那全是些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多事之秋,滔滔洪水似乎没有退却的一天。电影中有场戏以公私合营为背景,房东蓝太太为免遭街道干部叱为落后,不仅要将自己的小店交给政府,还得减租客的房租。我遂想起胡先生的书中亦有类似描写,他说那时如渔人撒网,一步一步收紧,发动乡下斗恶霸,城里逼公债。只见乡下人逃来城里,城里人逃往上海。还有一天在杭州,国军飞机从台湾飞来空袭,地面的高射炮还击,胡先生听到有小市民道:这打的都是公债,一炮一分公债。后来真成天罗地网无处可逃了,于是又有五七年的反右或曰阳谋。铁头父亲在图书馆工作,馆里开大会,非要凑够上级摊派的右派名额。正当大家面面相觑,不知该划谁为右派之时,铁头父亲起身出去方便。岂料他一番痛快淋漓,回来就成了众望所归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需知这段黑色幽默并非编导杜撰,我就在某位老右派的回忆文章中读到过类似的荒诞故事。

        天罗地网织成,遂是一片鸦雀无声。铁头的生父被发配到东北兴凯湖改造,在伐木时死于一根倒下的树木。铁头的第一个继父是生父的同事,反右时曾嫁祸于铁头的父亲,因为良知未泯,后来时常照顾铁头母子,但他亦因肝病死于一个除夕之夜。铁头的第二个继父是北京的高干,但铁头母亲是为了生计嫁人,与他谈不上有何感情。电影的铺展叙述就像我上面的句子,平白无趣得有些沉闷,就连铁头的旁白说到三个父亲之死,亦只有寥寥数语。但我反倒喜欢这种平实与哀而不怨,不像谢晋《牧马人》我于青春无悔的虚张声势,亦不似张艺谋《活着》呼天抢地的滥情,因为彼时洪水中漂失的人家太多了,要么见多不惊,像今天国内大城市人行天桥上没完没了的乞丐;要么大悲不恸,隐忍内敛,然又哀到极处,所以那种沉闷亦不同于某些先锋青年玩艺术的苍白,而是杨绛先生小说《洗澡》和韦君宜先生《思痛录》那样的透视。其实《蓝风筝》每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敷演开来,成为又一部悲情电影,譬如铁头的两个舅舅,譬如大舅那位因反革命罪入狱的文工团女友,还有那位房东蓝太太,我小时候的街坊四邻就不乏这类人。但好在那些故事没有居高临下,都是点到即止,一如当时的生活让人淡出鸟来麻木得没有了感觉,就像阿城说的久居沙漠而不知是沙漠呀。

      三、

        田壮壮的电影我其实看得不多,但个人以为《蓝风筝》还是胜过他同代人所拍且名气更大的《活着》与《霸王别姬》,不为别的,就为了它那份平实与无趣。铁头的高干继父死那年,我的年龄正好如市川崑的一部电影名字《我两岁》。虽然那个年纪还当不了田壮壮电影中的革命小将,但我还是记得祖母紧紧抱着我,在成都红卫兵的武斗枪炮声中逃奔;我亦记得小学生的自己呆头呆脑,拿起笔做刀枪书写批林批孔大字报;亦记得手擎一面小红旗,兴奋莫名高呼打倒死不改悔的走资派。田壮壮的年纪应该与我相仿,他拍《蓝风筝》倒是一点都不隔膜,不需要做太多的历史考据。当然我看《蓝风筝》亦一点都不隔膜,因为我们都知道墙上该挂些甚么样的革命宣传画,知道那时的人们穿甚么款式和颜色的衣服,小孩子都玩甚么游戏唱甚么歌谣,家里的摆设要怎样布置,居委会是怎样开会学习中央文件的。就算生活如何粗陋枯瘦,毕竟亦是这样过来的。所以看《蓝风筝》,我可以像伍迪·艾伦的角色走进电影不问理由,其实亦毋须问,因为戏如人生,那些点到即止的故事只是海面的一角冰山,而我就是洪水中载沉载浮的一分子,我知道那座冰山的全貌有多么狰狞可怖。我要做的就是坐下来,静静的看,不用理会摄影机是怎样移动的,不想这个镜头代表甚么那个画面象征何物,看电影有时侯就这么简单。

        《蓝风筝》的时代已去,但余威余悸尚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尤其令人担忧者,当为近些年来自觉或不自觉的集体失忆,亦就是俗话所说好了伤疤忘了痛,我们竟连《活着》那类的电影亦很少看到了。我不相信那些血泪斑斑的历史真的毋须再提,就算中国电影向商业化市场化高歌猛进(当然亦没甚么不应该),然始终还是有用影像讲述历史真情的责任。这倒不是唱高调,因为我本非盲目乐观者,只是看着别人拍出《官方故事》(The Official Story)、《铁人》(The Iron Man)、《地下》(Underground)、《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九月的某四天》(Four Days In September)、《好男好女》和《悲情城市》之类的好片,甚至不惜花钱买别国的历史来拍所谓的巨片,我不能不有一丝担忧。《蓝风筝》的一班演员如吕丽萍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腕,他们的演技高低当然可以质疑,但他们恰好亦是洪水中沉浮过来的一分子,知道个中三昧。我倒不奢求他们演活民国世界甚至秦皇汉武时代的众生相,但要表现近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应该个个都是出神入化的好手。历史当然不能重复,可对历史的
      记忆与思省却不怕重复,否则我们亦看不到《大街上的商店》、《再见,孩子们》、《最后一班地铁》甚至《辛德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那样的电影了。我真怕有一天,今天的新新人类长大成人,再要他们来拍《蓝风筝》一类的电影,会不会就像我们看当代人拍的很多民国戏,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说:你拍的哪里是民国,倒是有点像共和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好电影,值得一看!
    • 《没有过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Past
      一个刚刚抵达赫尔辛基的男人,被黑帮抢劫殴打至失去记忆,如何展开自己没有任何身份的生活:生存、友谊和爱情。

      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ki)的镜头构成简约、朴素,对人性的观察略含温情:环境单调,物质贫乏,没有大悲大喜,男女主人公都是平凡而真实的人。

      由教会办的慈善机构救世军的几个小伙子开始唱赞美歌,后来受男主人公的影响,表演流行歌曲,可见考里斯马基的冷色调的幽默。
      • 高处不胜寒,XYZ,你有没有拔剑茫茫无对手之孤寂?:D
        • 我经常看看这个帖子的。应该不孤独吧,哈哈:)
          • 谢谢陪伴!
    • 《冒牌上帝》Bruce Almighty
      吾国有句俗语,“做戏无法,请个菩萨”,描绘无戏可唱时把神灵祭出作为最后手段的尴尬;我看《冒牌上帝》时,就想:此语用来讽刺这部片子倒正合适,片中上帝他老人家真的现身了,而且还是个老黑人,多么的政治正确!

      金·凯利的表演做作到矫情、夸张得过火。
    • 这个贴子不错,顶。
    • 《御法度》:冲田为什么要杀加纳?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构图精美无比,音乐妖媚得不似人间,真是难得的视听享受。此片
      留下了无数的谜,对我而言,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冲田为什么要杀加纳?

      网上论者多从冲田厌恶同志之爱(如他和土方夜谈时曾说“讨厌他
      们”---指加纳和田代,“看到他们恶心”,“听到他们的声音就想呕
      吐”)着眼,以为杀加纳是冲田自己的主意。我很怀疑。


      我觉得有一种可能是冲田受首领近藤之命,杀掉加纳这个“魔鬼”
      (副首领土方最后狂呼)整顿军纪,理由大致如下:
      (1)其时男风颇盛,并非什么了不得的事,比如土方和近藤谈到加
      纳和田代有私时都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以前也发生过”;冲
      田为新撰组剑术第一,武士楷模,看他在河边和小童玩耍,善良之
      心,赤子之意,表露无疑,当不至因一己好恶,滥杀同门,否则已
      违第一法度:不得背离武士道。
      (2)近藤曾提到以前迟田屋时候队中曾刮起男风,“不能重蹈覆辙
      ”,他自己不好此道,虽说对貌美的加纳青眼有加,若考虑到全队
      利益之时,下决心杀加纳未必不合情理;若土方为首领,他是同志
      (从冲田嘴里可知,他暗恋近藤许多年,想介入他和近藤之间的武
      士都被他杀了),对加纳过于怜香惜玉,当不至于杀掉加纳,甚至
      冲田转身去追杀加纳之时,他还回身喊“冲田”回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邮差》
      《邮差》

      感谢p2p下载,竟然当到了这个片子。
      冯远征演得很好!前几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选他做男主角,确是选对了人。

      苏七七有一篇和导演的访谈录,其中谈到这个片子,不错。
      http://www.filmsea.com.cn/geren/article/200402180029.htm
    • Henry and June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Henry and June

      历史频道放情色片Henry and June (1990),讲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妻子June及情人阿那依斯·宁(Anais Nin)三人之间在30年代巴黎的性爱纠葛,阿那依斯的老公Hugo只是陪衬。说是三人之间,不太准确,还分别只是亨利和妻子搞,亨利和情人阿那依斯搞,June和阿那依斯搞这三种搞法,没有三人行;说到三人行,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亨利带着刚写完的手稿《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去阿那依斯家里,两人开搞,还没搞完,Hugo回来了,亨利尴尬欲走,被不知情的Hugo叫回,三人在一张床上看他带来的手稿,给夫妇俩端饭进来的女仆惊得目瞪口呆,出门连画十字,心里肯定说:卖锅的,够淫荡!;)

      这部片子直接导致了NC-17级别的制定,全片没有出现生殖器或者长时间的强奸、肛交镜头而能被定这个级别,则可见导演把握情色氛围搞起来决不云山雾罩含糊带过的能力;在国内曾艺片毛看式地看过D碟,这么多年下来,一直记得的是演阿那依斯的女演员惊人的妩媚,对那时年轻的乌玛·瑟曼倒没多少印象了。

      阿那依斯·宁是个有趣的女人,此片即根据她那有名放荡的日记改编;
      《Passionate Minds - Women Rewriting the World》(Claudia Roth
      Pierpont著,2000年)里讲了十几个有意思的女人,其中,“如风搅动田野里的尘土”(lacool.net网友荒译此语),就是说的阿那依斯·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去借来看看。最近没看电影。去年看的STATION AGENT和LOVE ACTUALLY挺好看,推荐:)
        • 谢谢你的推荐。该导演还执导过Quills (2000),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8);前一部讲萨德(Sade),后一部有Juliette Binoche出演Tereza,也许你也有兴趣。
          • 看完了,很喜欢。演员都很出色,尤其宁,雨果和亨利。谢谢影评(尽管不大同意):)
      • 一点更正:该片发行于1990年,我推测其时定为NC-17级别当和片中出现长时间女同性恋镜头关系更大,异性怎么搞倒不是主因。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罢。
      • 再补:昨天浏览Henry Miller小传,发现照片上的阿那依斯·宁和电影里的简直神似,小吃一惊。以下荒这个极短未完的残篇,算是中文世界里对阿纳伊斯的传神写照了。
    • 《大鱼》Big Fish
      Big Fish

      Tim Burton 2003年的新作,以其一如既往带有神怪色彩的笔调,写儿子如何去发现或虚构父亲传奇的一生。

      儿子对父亲的重新认识,不妨说成当代对历史的尊重;伤怀善感早已成为现代文艺的陈词滥调,然而此片的感伤情怀并不讨人嫌: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战火纷飞,则这样乐观调子、理想主义的伤感竟然也变成温暖的了。

      片名当出自西方俗语“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小池塘里的大鱼,设
      想每人只欲在自己的小池塘里长成一条大鱼,世界也许会清静一点点---自然,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席卷一切的背景下,这样痴人说梦的念想不啻不可能的任务。
    • 《不散》
      《不散》

      说心里话,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如阿巴斯的《十》(Ten)、或者拉斯.冯特里尔的《狗村》(Dogville),再怎么好,也脱不了装腔作势的痕迹,导致我的观影过程不能总是很愉快,多是先把自己当作小学生去学习的态度坚持到底。无例外的,看蔡明亮的《不散》之前,我也作好了这种准备。

      结果很出意外:82分钟的片子几乎从头到尾都好,了不起的好,简洁而又意象纷繁,隐喻重重却又不流于枯燥。看哭了。

      整个观影过程中只对一处不满意:剧院售票员扫完影院垃圾后,靴子的声音渐行渐远,留下空无一人的剧院,这时,镜头完全静止了两分多钟,整整两分多钟,这个有点太过分,要是改为半分多钟多好。

      这儿有篇影评,不算好,但我自己觉得认同作者的大部分观点,自己就懒得多说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tigerjason/3/1234965126/20040112121938/
      • 这个结尾是有典故的。出自《爱情万岁》。
    • Eternal Sunshine of Pointless Mind
      Eternal Sunshine of Pointless Mind

      铺天盖地的好评勾起了我的兴趣,看这部片子前我做的功课可不少,查Alexander Pope诗作“Eloisa to Abelard”弄清片名何意,浏览各色影评了解大致内容,如此的如临大敌自己都觉得是个笑话:结果更搞笑,自己一点儿都不喜欢,就差溜到旁边影厅去看Kill Bill 2了。

      表达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一段关系的认识、发现或者幻觉,以记忆来寻找失去的时间,这样复杂的主题,也许更适合用文字而不是影像来表达吧,这也许是我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动物凶猛》的视角是大不相同的,前者着眼点是残酷青春的诗意,后者重在残酷二字:如此一来,接近末尾那场戏,电影里的马小军强暴不成反而被米兰占了上风,正好和小说里的情节相反,也许就容易理解一点了。这是我重看电影和小说后的一点想法。

      而真实何在?我隐约的想法是:没有真实,甚至没有无限接近真实的可能。

      《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妨看作姜文自己的创作,不好当作单纯意义上
      的改编的。整部片子气韵流动,张力十足,用陈词滥调来说,是一颗活
      泼、不羁的心灵在那样恶劣环境下的成长史。

      就回到改编上来,姜文的诗意和王朔的反思,构成了看待一件事物的两个视角,不存在谁比谁距离真实(如果真有这玩意的话)更远的问题;就表达的好坏,无疑问的,我更喜欢姜文。

      正是象姜文(阳光灿烂)、王朔(这篇小说远不够好)、王小波(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阿城(棋王)等人的这些个人书写,构成了文革期间coming of age这个主题下的一道文化景观,我觉得遗憾的只是这个景观确实显得单薄了点:在中国,能表达得这样好的,人数太少了。

      这样一来,批评《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坏孩子的天空》那样的反思,是不能让人同意的。
    • 西班牙公寓(L'Auberge espagnole)
      奥黛丽·陶托(Audrey Tautou)在Amelie和Dirty Pretty Things两片的出色
      表演,让人印象深刻;这次扮演男主人公国际交换学生泽维尔的法国女友,戏份不多,失望不少。

      全片乏善可陈,勉强称善的两处:英国妞和认识的美国吉他青年正搞,她男友突然从英国来看她,全公寓少年男女都帮她遮掩,她弟弟急中生智爬墙入室装作和那美国青年搞同性恋,解了当下之急;另一处,同性恋女室友教泽维尔如何搞定女人,三招两式干净利落,算得不落俗套。

      结尾泽维尔在街上快跑定格的镜头,明显在向特吕弗名作《四百击》致敬。
    • 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
      通篇在说人孤独的本质:对爱的绝望,性的狂暴,沟通的错位那样仔细的刻
      画,都是为了说人的孤独本质吧?

      对比最近不着边际的《戏梦巴黎》(The Dreamers),巴黎探戈阴郁深沉悲剧感十足。中间有些冗长的对话还是看得我昏昏欲睡。

      四月二十日

      四月二十八日补:

      片头字幕段曾出现两幅风格怪异的人体画,查了一下,是二十世纪中叶英国同性恋画家培根(Francis Bacon,和十六世纪那位贤哲同名)的作品。以这个为切入点,似乎为解读此片,提供了一个方便可行的视角。

      这篇影评,提到“画”却没能从“画”上展开,很可惜。
      • 不记得我是否看过。。。准备再看看:)
      • 再补正:
        Eleanor Watchtel对贝托鲁奇访谈里提到巴黎探戈,贝托鲁奇说自己是在完全无辜的状态下拍的("...did it in a state of complete innocence" ),说
        自己拍的不过是"fantasies of anonymous sex",而且这些fantasies对他而言既亲密(intimate)又私密(private),很正常(normal),这是一部浪漫的电影。

        一般而言,作家(导演)自己的前言后记是最靠不住的,但贝托鲁奇这些话确实说服了我,我以前猜谜似的观感破碎了。换了我做陪审团成员,必判他无罪(贝托鲁奇因此片剥夺五年投票权)。
    • 《断翼》(Broken Wings)
      “断翼”是我目前为止看的第一部以色列电影,讲一个突然丧父的家庭(一
      母,四个子女)如何面对艰难、忧伤的生活,不煽,不矫,于小小细节处略带一丝丝幽默,真好。我想起阿城说奥米的电影《木鞋树》,有种“凝视”,这部“断翼”,也能归到这一类的罢。

      题解疑问:觉得Broken Wings肯定有典故,我能想到的是阿里斯托芬的“The Birds”,Bird代指男性性器官,Broken Wings指家中主要男性成员(在本片中,是父亲)死去?但更可能出自犹太教经典,犹太人导的片子,引用犹太典籍的可能,要大过古希腊。
    • 《不惧》 I'm not scared
      影片“不惧”结尾和原小说里的似乎有异:原作里Michele最后被父亲误杀,整部小说就是他死后回望这一切;电影里Michele还能伸出手和Filippo告别,死亡迹象不明显,给我的感觉他当能活下去,丧失了天真以后,长大。相较而言,我更喜欢电影这个结尾,更有感染力。

      身边不久前的绑架案,Cecilia Zhang就没这么幸运了,愿她安息。
    • 《白日美人》 (Belle de Jour)
      刚看路易斯·布努艾尔(Luis Bunuel)的“白日美人” (Belle de Jour,1967),从女性角度写女性的性幻想,女主角凯瑟琳·德纳芙其时才24岁,惊才绝艳,无丝毫过火。看后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那句“女人的生活不是太封闭了就是太秘密了”略有所悟:能从女性视角写得好的,必须才智超人------几千年来我们生活在男性话语圈子里,但女权社会的时期要长得多,尽管那时没有文字;这样就搞复杂了。另,Eleanor Watchtel对乔治·斯坦纳的访谈(CBC Radio节目)里,斯坦纳也提到过女性更复杂(sophisticated),亦堪佐证。

      期待看他女性三部曲的另两部。
      • 一点补充:
        在“白日美人”里,女主角在性幻想里当了妓女,经历了粗俗男人(糖果商)的强暴、文质彬彬男人(教授)的SM游戏、日本男人(西方人眼里东方的exotic代表)的变态、法国公爵(贵族象征)的乱伦、愤怒黑社会青年(相貌酷似李小龙)独占式的激情,一梦过后,和坐在对面躺椅上她的先生相视一笑。到此为止,不难想象,就性方面而言,男人在她眼里是多么简单的动物,太小儿科了。

        从另一角度看,医生老公从头到尾对她宽容有加,虽然想和她亲热,还是遵从她分床而卧。她性游历前曾鼓足勇气问起老公妓院的存在,他从专业书上抬起头,微微一笑,“有,以前去过几次,过后就觉得很沮丧”;她经历种种,最后主动躺到老公床上来。看来男人也不简单。

        嗯,还是相视一笑罢。

        2004年5月5日
    • 《盲井》
      从网上当了《盲井》,纪实风格的好片子,感触很多,不说了。

      查不到大陆是否准许公映,只查到在台湾似乎公映了,只能祝愿导演李杨好运,别为这个弄得倾家荡产了。
      • 补:
        网上查到至今年4月25日止,《盲井》在大陆还未允许公映;而象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这样的垃圾倒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大发横财(票房已达三亿六千万美刀,其中也有我的小小贡献,亏了)。

        得歪联一付:

        东方西方,均非乐土
        白猫黑猫,都拿耗子

        横批:
        I love you all and I wanna make love to you all!

        横批自注:作Camp味解为 F-u-c-k you all!
    • 《站台》
      看了《站台》,124分钟的DVDRip版;看IMDB上,威尼斯版193分钟,东京版185分钟。

      很失望,精彩处是不少,但觉得这124分钟都太拖沓,太缺乏节制,凝视变为滥情,只剩下倾诉或说倾泄。

      一点无谓的隐忧:西方(包括《电影手册》)洋人看京剧似的赞誉和国内媒体一贯随风倒的炒作,导致了贾樟柯的早早成名;成名之后,除了在资金上较易得到支持外,对贾自身的追求,未必能有更多好处。

      当年看完《小武》,特想看《站台》;看了《站台》,对《任逍遥》兴趣都没了。
    • 《任逍遥》
      看了《任逍遥》。这部片子和贾樟柯故乡三部曲的前两部,风格大不同,带有超现实主义的味道了。

      此片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比如,旅馆里那段,对庄生化蝶的引用,太牵强
      了,不符合人物性格;但另外大量细枝末节处的鲜活,让人震动,随便举一
      例,比如,彬彬准备参军,体检后,居委会干部告诉他,得了(病毒性)肝
      炎,不合格,我立马想起好几年前和我经常一起出差的同事,一次体检,才知他是大三阳,我当时很有点紧张,毕竟老在一起吃饭,他后来告诉我,“你可能没注意到,每次吃饭,我都只挟最边上的菜,你动过的我尽量远离”。公司差点因为这个辞掉他;他也不能跳槽,因换新工也得体检。他当时快30了,没女朋友。

      目前中国有一亿三千万人长期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也不知那位兄弟现在怎样
      了。
    • 《鬼子来了》观后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鬼子来了》观后

      天气渐热,重看此片后,杀心大盛,烦躁不堪,出门散步良久,不能平服。这部电影所讲的故事,网上不难查到,不再多说。而自己和日本有关的几件小事,一起涌上心头。

      那时我在北京某美资公司做工程师,负责某业务实施;一天经理交待,日本分部欲在当地开展此业务,派一项目经理和一工程师来京讨教,让我接待他们。其时我工作热情甚高,本身对该业务也熟悉,毫无保留一一指点关窍;中间引领日本同事参观正实施的工程现场,征得乙方同意后,该项目经理持摄像机,事无巨细,逐一拍下,并加口头解说。

      晚上领他们逛王府井大街,他俩啧啧称赞,我说哪里哪里,比银座差远了;也碰上个小插曲,“先生,去我们夜总会玩吧”,一小姐殷勤揽客,我随口回绝;其后带他们至滚石迪厅,在声光色狂轰乱炸的狭小可升降舞池里,看他们沉入池底;升上来后,他们主动说回旅馆。

      整个接待,我请他们吃川菜一顿,东来顺一桌,费四百余;临走前,客人回请日式料理,极精美丰盛,喝清酒、啤酒加白酒若干,费两千。宾主尽欢,接待圆满而愉快地结束。

      回想起来,在我有限接触的职业生涯里,除了德国工程师外,日本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能排第二。

      另一次是在上海出差,一个夏天的晚上,十一二点,上网泡妞,约好在某处见面,对方上海姑娘,白肤细腻、高挑匀称,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单刀直入,三言两语知道上床无望后,遂安心请谈茶室,以消长夜。谈的什么大半也快忘了,印象很深的是她聊到和一日本商人的交往,最后如何主动投怀送抱的老套故事,我心下颇不以为然,难免语出讥讽。

      若干年后,我还能想到此事,觉得未必是那么个简单的事;从那姑娘的叙述看,该日本商人四十来岁,精通中文英文,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整齐有型,用那姑娘的话说,“你看他头发,就知道这个人的素质......”回想那天晚上的我,浅灰体恤,发白的牛仔裤,头发乱而目光灼灼,除了欲望,没有别的。在那场窝囊的遭遇战当中,我早已一败涂地而不自知,我输在了文化上,我没文化。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今天我也没能有点更多的出息;但提到日本这件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太多的心潮难平;在这里,作为一个普通的中文读者,我愿意把我目力所及,对近代日本国民性讲得清晰透彻一点的中文书籍,简单列一下,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先请原谅我的絮叨。

      (1)戴季陶:《日本论》,海南出版社1996年 再版
      (2)小泉八云:《日本与日本人》,海南出版社1996年
      (3)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4)周作人论日本的一些文字,散见周各个集子中,未见单独成书出版。
      (5)台湾这些年研究日本,应该有些成绩,从网上似乎略见端倪,若有熟悉的网友,还请多加补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早已一败涂地而不自知,我输在了文化上,我没文化。]it is really hard to see a Chinese with such re-thinking ideas, very well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