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ZT 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 (quite amazing fac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中国人身高随年龄变化

  这是一次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覆盖人群最广、耗时长达3年的国民体质监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南香红


  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联合进行,历时三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被称为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规模最大、覆盖人群最广的国民体质监测。


  本次监测的对象是3—69岁的中国国民,分为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四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分为城乡两类人群,其中城市中的成年人又分为体力劳动者和非体力劳动者两类。监测的方法是整群随机抽样,内容为检测指标和询问指标两部分。检测指标里有人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部分,询问指标主要是了解受测者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本次监测共检测533910人,其中幼儿52250人,儿童青少年学生304141人,成年人151656人,老年人25863人。获得有效数据11417011个。


  中国人体质的大致轮廓


  身高、体重、胸围是本次监测用来描述中国人身体基本形态的三顶指标。


  中国人的身高在20至29岁时处于最高和稳定状态。男性身高169·7厘米,女性为158·6厘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缓慢降低。45岁降低加快,至69岁后男性比最大比值低4·9厘米,女性低5·2厘米。


  这个身高169·7的“中国男子”胸围35岁以后趋于稳定,在45至49岁最大,为90·5厘米,这时“他”的体重达67·6 公斤,也是最重的时期。女性胸围45岁稳定,55至59岁时最大,为88·5厘米,这时“她”重59·6公斤。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体重在降低。比最大的比值男性低3·9公斤,女性3·1公斤。


  安静脉搏、血压、肺活量是用来表达中国人身体机能的三个指标。


  监测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安静脉搏从19岁时开始稳定,20岁后保持在每分钟78次。血压在20至39岁时稳定。男性收缩压115·1至117·2毫米汞柱,女性为106·5至109·6毫米汞柱。男性舒张压为73·8至77·3毫米汞柱,女性为69·7至72·5毫米汞柱。40岁的中国人的肺活量男性为3347·2毫升,女性为2362·3毫升。


  40岁是中国人身体机能的一个转折点,40岁以后中国人的血压呈较快上升趋势,肺活量也明显下降。


  在反映身体素质的柔韧性、平衡性、握力、爆发力方面,大部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个别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男性在20至34岁期间,握力和臂力达到最大值,随年龄增大变化不大,40岁后呈下降趋势。爆发力柔韧性没有最大值的保持期,从20岁后就降低,中柔韧性和平衡性下降显著。


  阳光少年蓬勃成长


  进行了15年青少年儿童体质跟踪研究的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主任邢文华教授用“生长发育加速、青春期提前”来描述改革开放20年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二战后的日本曾有一个青少年加速成长的奇迹。那时日本经济腾飞,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饮食西化,日本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了长达30年的长期加速,主要是从婴幼儿开始的身高年增长幅度的提高和青春期的提前。


  邢文华指出,中国同样由于改革开放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青少年儿童的生长水平处在快速增长阶段,这和日本战后青少年生长“奇迹”极其相似。


  以17岁的城市男生平均身高为例,1979年是168·6厘米,2000年则达到172·8厘米,增加值是4·2厘米。17岁城市男生的体重1979年是54·8公斤,2000年是62·6公斤,胸围从82·3厘米达到85·8厘米。


  2000年与1995年相比,7—18岁学生平均身高增长量为0·35厘米,体重增长量为0·63公斤,胸围增长量为0·58厘米。青少年身体匀称度也有所改善,以往的“豆芽菜”的体形已经被城市青少年体重增长幅度过大,带来肥胖等医学和社会问题的担忧所代替。


  与青少年加速成长相适应的是青春期的提前到来。邢文华指出,成长发育提前的表现是成长突增期年龄和高峰年龄的提前。1979年城市男生从12岁以后才开始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增高,持续到15岁,2000年城市男生从8岁就开始了这种生长,持续到14岁。城市女生从9—12岁提前到8—12岁。乡村的孩子也相应地提前。


  邢文华呼吁社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注意孩子们提前1—2岁到来的青春期,关注他们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专家同时也指出,青少年的加速生长在近五年内有速度放缓的趋向,这可能是和城市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关,专家说,如果西部开发在近几年改变西部人的生活状况,那么会出现第二个生长加速的高峰。


  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


  和身高、体重、胸围的加速生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没有增长而是全面的下降。


  邢文华介绍,1995年监测时就有所下降,这一次是在1995年的基础上再一次大幅度的下降。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反映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指标和1995年相比,7—12岁下降0·4厘米,13—18岁下降1·8厘米、19—22岁下降2·5厘米;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除乡村男生有三个年龄组有所提高外,其余均是下降。最大下降2·3厘米;反映耐力素质的800米、1000米跑下降更为明显。13—18岁中学男生女生的1000米、800米跑的平均水平下降9·6秒、12·6秒,大学男女生分别下降20秒和15·1秒。另外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指标也没有一个是上升的。


  同时,青少年的肺活量在1995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专家指出,这些数据均指向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这就为他们青春期发育结束后进入成年期留下了健康隐患。更主要的是学生毅力、耐力、吃苦耐劳、承受挫败心理能力的降低。


  与身体素质下降相对应的是近视的居高不下和肥胖。现在每100个小学生中就有20多个人近视,初中生近视近一半,高中生高达71·29% ,大学生达到了73·01%。


  肥胖已成为城市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与1995年相比,城市男生由6·7%的肥胖率上升到10·7%。由肥胖引起的心脏、肾脏的病变已经出现。


  在分析原因时,邢文华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任于道远研究员都把矛头指向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于道远说,城市里的“牛奶比矿泉水可乐还便宜,但孩子们不喝牛奶偏要喝饮料,家长也听之任之。过多的糖分对孩子没有好处。生活好了家长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吃,造成偏食和营养过度”。


  两位专家指出现在学校体育的错误导向。他们认为提倡“快乐体育”本身没有错,但强调过度就有问题。800米、1000米跑、引体向上是很枯燥,但不能因为学生不愿做就取消。他们都对体育教学大纲中取消1000米跑表示不满。


  另外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场地不足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中日青少年体质比较


  于道远研究员指出,和日本青少年相比,日本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均好于中国同龄青少年。


  从体形上来说,日本的青少年要比中国青少年粗壮,握力方面要比我国青少年好。在立定跳远上,日本的小年龄组比我们好,大年龄组我们要胜出,速度方面,这一次的测定是50米跑项目,日本青少年比我们的好。在灵敏度方面,我们比日本青少年好一些。


  身高方面,邢文华教授指出,1979年7—17岁城市乡村男女生身高和体重全面低于日本,以至有学者发出惊呼“小日本原来不小”,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人体魄的讨论和思考。


  2000年中国学生身高体重在各年龄组与日本的差距在缩小,21年间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日本。目前7—17岁同龄组比较,中国城市男生比日本男生高出1·73厘米。但中国乡村的男女生身高均低于日本。


  于道远研究员认为,我国成年人身高和日本人相比,男子39岁以前低于日本,40岁后年龄段平均身高高于日本,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差距也加大。成年女子所有年龄段都高于日本。近60年来日本成年人身高的增长大于中国。


  在成人体重方面,40岁以前中国小于日本,随后,中国大于日本。日本人的身高体重指数变化比较平稳,变化幅度较中国人小,中国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肥胖现象较日本人严重。中国中老年人的肥胖已成为对健康极为不利的因素。


  农村、城市人体质差异大


  1997年中国成人体质监测时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中农民身高最矮。而且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省市的统计中农民都是最矮的。


  这个结论揭示中国人的体质存在非常明显的城乡差异。于道远研究员认为成人的体质3年内变化不大,1997年的数据和2000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中国农村因为和城市发达程度不同,人民生活水平存在着城乡差别,所以在体质上有必然的反映。


  专家指出,影响人的发育生长的因素主要有营养、疾病和体育锻炼。无论欧美还是日本,处于人群中上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比低阶层的发育提前身高增长幅度大。同样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孩子多的家庭无论经济条件好坏,儿童的生长发育都受到不良影响。


  城乡体质的差别更明显地反映在青少年身上。


  2000年17岁城市男生身高(172·8厘米)明显高于乡村男生(168·8厘米),体重城市男生也是明显高于乡村男生,并且两者的差距有扩大趋势。胸围城市男女生均高于乡村男女生,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到2000年的21年间乡村女生的胸围增长值仅为0·47厘米(增长率为0·59%)基本上没有变化,这就意味着乡村女生和城市女生(增长率为2·27%)差得相当多。


  邢文华教授认为,胸围的变化同肺功能的改善以及胸廓肌肉群状态的改变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乡村女生营养状况以及参加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程度存在着不足。


  城乡青少年体质差别不仅表现在形体上,身体机能的城乡差别也很明显。


  1979年城市男生的肺活量增长高于乡村男生,到2000年的21年间城乡男生的肺活量的差异在继续扩大。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城乡男女生肺活量都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和降幅率的排序是城市男生—乡村女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


  令人担忧的40岁


  40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身体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


  监测数据表明,40岁的中国人个头开始缩小,身体开始发胖;40岁的中国人血压开始快速往上窜,肺活量直线往下掉;40岁后力量也大不如前,肌力爆发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下降。所以有媒体说中国人40岁提前进入衰老。


  于道远研究员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40岁是人的一个生理的转折点,各种指标下降是正常的,不能因此得出中国人提前衰老的判断。但他认为下降的程度和速度是值得注意的。


  于道远指出,每周进行三次体育锻炼的人身体状况明显好于不锻炼的人。40岁是人体健康转折的非常关键的年龄段,也是人生压力最大的时期,同时也是工作出成果出效益的黄金年龄段,但调查发现,目前20—69岁人群中,25—49岁年龄段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小,男女分别只占年龄段总人数的18·6%—21·5%和14·3%—23%。其中20—39岁年龄段的人不参加体育锻炼因为“太忙”的男性为40·5%,女性为39·6%,另有20%的女性是因为家务太多;40—59岁因为“忙”而不锻炼身体的男性为41·8%,女性为30·1%,另有33·1%的女性是因为家务太多。


  也就是说40岁以后的中国人有近一半的人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马路健身


  1997年全国成年人体质监测表明,公路和街道两旁是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分别占男女参加者的40%、33·9%及25·7%、24·8%。其次是公园和居室,再次是收费场馆。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公路和街道的比例明显上升,收费场馆大幅度下降。


  2000年选择马路边锻炼的人依然是40%,中年人到体育场馆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也仅有10%。


  邢文华教授认为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水平已经大大超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在群众体育发展上还远远不够。而发达国家和我们正好相反,他们更多注重的是大众体育。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筹备制定中国群众健身处方,将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制定新的健身方法和标准,并会加大社区健身辅导力量。(摘自南方周末2001-11-23)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