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加拿大人物志:少年大卫和他们的旅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文字:卓子

3月25日,纳税人养着的公立电视台CBC,和全靠广告支撑的商业电视台CTV,都在抢眼位置,报道了大卫和他们的旅程。

先介绍新闻中的主角之一,David Kawapit。大卫(David)是很常见的加拿大名字,但他的姓氏 Kawapit,在微软出品的写作软件中,下划一道红线,如同华裔加拿大人,以X, Z字母打头的汉语拼音姓氏翻译,在既定词库中,找不到这个词。

叫大卫的加拿大人,不是加拿大所谓主流的英裔或者法裔,他是年仅18岁的加拿大原住民少年。

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朝向他,摄影记者的镜头对准他,文字记者的录音笔放在他的嘴边,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卫旅程,又或者,换句古典汉语的表达,18岁的少男,何德何能,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

再介绍这则加拿大新闻中英文特有的用语, Journey。网络词典稀松平常翻译成旅行行程,原先它是个宏大叙事中的用语,宏大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一次Journey呢?比如说吧,圣经记载的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记”,跋山涉水,回到上帝应许之地迦南,这样的一路行程,才配得上叫Journey。

一个中国例子,咱们耳熟能详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红二代们重走长征路,就配不上Journey的称谓,只有原先原装正版红军长征那样的宏大叙事旅程,才算Journey。

Journey还有心灵修炼进程(Soul Journey)和人生历程(Life’s journey )更深层的形容和比喻,美国第42届民选总统克林顿的传记之一,叫Bill Clinton: An American Journey,既有宏大叙事的内涵,也有个人修炼的意思。

大卫的新闻,18岁的原住民少年,新闻中他的Journey是什么呢?

大卫和他的六个17岁到21岁的好友一起,今年元月中旬从魁北克北部哈德森海湾边上的一处原住民保留地 the Whapmagoostui Cree community出发,穿着原住民传统的雪鞋,滑雪步行,历经大约一千六百公里的长途跋涉,历时两个多月,沿途有多达270多个加拿大人,原住民,非原住民,对大卫们的英雄壮举感动有加,陆续加入到他们的远征行程,终于到达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并于3月25日在加拿大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国会山的广场上,举办这个Journey的抵达庆典。

加拿大地处美洲北部,冬季漫长,冰雪运动到了人人皆会全民普及的程度,有专项的“越野滑雪”运动项目,描述加拿大国民在冰天雪地野外步行跋涉。滑雪是加拿大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体育运动,大卫生于斯长于斯的十七八岁加拿大少男,正是蹦蹦跳跳闲不住的年纪,呼朋唤友,一起来一趟长途滑雪旅行,哪怕时间长点,路途远点,也不足为奇。

如果仅仅作为一次年少冒险的滑雪旅程,Trek,Travel,Tour,Trip,肯定上不了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级别的节目,是什么让大卫和伙伴们的一次长途跋涉,具有一份宏大叙事的Journey意义?

是大卫们的原住民身份,是原住民保留地的起点,是加拿大国会山的终点,是起点和终点之间,加拿大冰雪覆盖的广袤国土。

加拿大存在原住民的议题(Issues),加拿大好多届政府,无论是左派的自由党政府,还是右派的保守党政府,却往往有意无意,试图掩盖,否认或者漠视这些议题,都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加拿大名列前茅的莺歌燕舞中,在民间舆论赋予加拿大最适合人类居住国度这样的美誉中,忽略忽视这些原住民议题,年复一年的政府对原住民保留地的直接输血拨款,以为拿钱把原住民们养起来,就此可以高枕无忧。

日积月累的政府轻慢懈怠,原住民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罪案问题,酗酒问题,环境问题,原住民部落的五位酋长们,在加拿大总理哈珀2012年2月访问中国之际,去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恳请胡主席和哈珀会谈时,关注加拿大原住民的议题。貌似加拿大内政的原住民议题,也由此演变为加拿大对外交往的外交议题。

在原住民保留地生活的青少年,处于保留自己传统文化和融入加拿大现代文明的尴尬两难局面,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前途,人生Journey,何止是迷茫二字?

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有了加拿大这个国度中,原住民生存现状的对比衬托,原住民的大卫们,穿上祖辈们的雪鞋,在自家家园的雪原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在真正称得上地大物博的加拿大山川河流之间,在真正配得上安宁祥和美誉的加拿大农场城镇之间,在和谐和平相处的加拿大多元的族裔社区之间,徒步做一次这样的雪地长征,天冻地寒,艰难险阻,跋山涉水,穿越原始森林,好些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茫茫林海雪原,都是才十几岁的少年啊,他们内心的修炼,年少人生的历练,和自己原住民族裔的困境和难题,同呼吸共命运的那份使命感,这次旅行的意义,渐行渐明,越来越担当得起Journey宏大叙事的沉重内涵。

大卫对记者说:This journey's really shown me a lot — how much I can help people. And it's really given m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原住民事务部部长Bernard Valcourt,下午和大卫见面,应诺夏天到访大卫的家乡,实地了解大卫们的生存现状。

加拿大国会辩论司空见惯的执政党反对党唇枪舌剑,当天有议员站起来质疑:原住民18岁少年大卫的旅程抵达国会山,总理哈珀哪儿去了?

同一天,3月25日,加拿大媒体不会漏过的另一条新闻:加拿大纳税人化了上千万加元租借而来的尊贵客人熊猫大毛和二顺,乘坐一家美国快递公司的专机,抵达多伦多,总理哈珀专程从渥太华赶来,亲自到机场接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加拿大人物志:少年大卫和他们的旅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文字:卓子

    3月25日,纳税人养着的公立电视台CBC,和全靠广告支撑的商业电视台CTV,都在抢眼位置,报道了大卫和他们的旅程。

    先介绍新闻中的主角之一,David Kawapit。大卫(David)是很常见的加拿大名字,但他的姓氏 Kawapit,在微软出品的写作软件中,下划一道红线,如同华裔加拿大人,以X, Z字母打头的汉语拼音姓氏翻译,在既定词库中,找不到这个词。

    叫大卫的加拿大人,不是加拿大所谓主流的英裔或者法裔,他是年仅18岁的加拿大原住民少年。

    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朝向他,摄影记者的镜头对准他,文字记者的录音笔放在他的嘴边,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卫旅程,又或者,换句古典汉语的表达,18岁的少男,何德何能,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人物?

    再介绍这则加拿大新闻中英文特有的用语, Journey。网络词典稀松平常翻译成旅行行程,原先它是个宏大叙事中的用语,宏大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一次Journey呢?比如说吧,圣经记载的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记”,跋山涉水,回到上帝应许之地迦南,这样的一路行程,才配得上叫Journey。

    一个中国例子,咱们耳熟能详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红二代们重走长征路,就配不上Journey的称谓,只有原先原装正版红军长征那样的宏大叙事旅程,才算Journey。

    Journey还有心灵修炼进程(Soul Journey)和人生历程(Life’s journey )更深层的形容和比喻,美国第42届民选总统克林顿的传记之一,叫Bill Clinton: An American Journey,既有宏大叙事的内涵,也有个人修炼的意思。

    大卫的新闻,18岁的原住民少年,新闻中他的Journey是什么呢?

    大卫和他的六个17岁到21岁的好友一起,今年元月中旬从魁北克北部哈德森海湾边上的一处原住民保留地 the Whapmagoostui Cree community出发,穿着原住民传统的雪鞋,滑雪步行,历经大约一千六百公里的长途跋涉,历时两个多月,沿途有多达270多个加拿大人,原住民,非原住民,对大卫们的英雄壮举感动有加,陆续加入到他们的远征行程,终于到达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并于3月25日在加拿大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国会山的广场上,举办这个Journey的抵达庆典。

    加拿大地处美洲北部,冬季漫长,冰雪运动到了人人皆会全民普及的程度,有专项的“越野滑雪”运动项目,描述加拿大国民在冰天雪地野外步行跋涉。滑雪是加拿大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体育运动,大卫生于斯长于斯的十七八岁加拿大少男,正是蹦蹦跳跳闲不住的年纪,呼朋唤友,一起来一趟长途滑雪旅行,哪怕时间长点,路途远点,也不足为奇。

    如果仅仅作为一次年少冒险的滑雪旅程,Trek,Travel,Tour,Trip,肯定上不了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级别的节目,是什么让大卫和伙伴们的一次长途跋涉,具有一份宏大叙事的Journey意义?

    是大卫们的原住民身份,是原住民保留地的起点,是加拿大国会山的终点,是起点和终点之间,加拿大冰雪覆盖的广袤国土。

    加拿大存在原住民的议题(Issues),加拿大好多届政府,无论是左派的自由党政府,还是右派的保守党政府,却往往有意无意,试图掩盖,否认或者漠视这些议题,都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上加拿大名列前茅的莺歌燕舞中,在民间舆论赋予加拿大最适合人类居住国度这样的美誉中,忽略忽视这些原住民议题,年复一年的政府对原住民保留地的直接输血拨款,以为拿钱把原住民们养起来,就此可以高枕无忧。

    日积月累的政府轻慢懈怠,原住民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罪案问题,酗酒问题,环境问题,原住民部落的五位酋长们,在加拿大总理哈珀2012年2月访问中国之际,去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恳请胡主席和哈珀会谈时,关注加拿大原住民的议题。貌似加拿大内政的原住民议题,也由此演变为加拿大对外交往的外交议题。

    在原住民保留地生活的青少年,处于保留自己传统文化和融入加拿大现代文明的尴尬两难局面,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前途,人生Journey,何止是迷茫二字?

    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有了加拿大这个国度中,原住民生存现状的对比衬托,原住民的大卫们,穿上祖辈们的雪鞋,在自家家园的雪原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在真正称得上地大物博的加拿大山川河流之间,在真正配得上安宁祥和美誉的加拿大农场城镇之间,在和谐和平相处的加拿大多元的族裔社区之间,徒步做一次这样的雪地长征,天冻地寒,艰难险阻,跋山涉水,穿越原始森林,好些地方都是荒无人烟的茫茫林海雪原,都是才十几岁的少年啊,他们内心的修炼,年少人生的历练,和自己原住民族裔的困境和难题,同呼吸共命运的那份使命感,这次旅行的意义,渐行渐明,越来越担当得起Journey宏大叙事的沉重内涵。

    大卫对记者说:This journey's really shown me a lot — how much I can help people. And it's really given m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原住民事务部部长Bernard Valcourt,下午和大卫见面,应诺夏天到访大卫的家乡,实地了解大卫们的生存现状。

    加拿大国会辩论司空见惯的执政党反对党唇枪舌剑,当天有议员站起来质疑:原住民18岁少年大卫的旅程抵达国会山,总理哈珀哪儿去了?

    同一天,3月25日,加拿大媒体不会漏过的另一条新闻:加拿大纳税人化了上千万加元租借而来的尊贵客人熊猫大毛和二顺,乘坐一家美国快递公司的专机,抵达多伦多,总理哈珀专程从渥太华赶来,亲自到机场接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传统的鱼猎生活方式,大概没多少原住民能吃的了哪个苦。 传统生活方没了,传统文化自然没有什么希望。原住民的唯一前途是融入现代文明。不融入死路一条
      • 确实是个两难境地,加拿大政府以前办原住民寄宿学校,大概就是"不融入死路一条"思路的体现,如今又为之道歉,也真是左右为难。
        • 我看了这些东西也深有同感。其实政府出面作这些事情并非最好选择。
          • 问题是政府什么都不做又要挨骂,两难。
            • 政府挨骂很正常。问题是政府自己不要觉得什么都能作和作的好。西方社会NGO很发达,社会运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
    • 今天才仔细读了一遍。好文章!我个人认为:顺应时势,做出一定的改变,是应该的。一味地强调"保持传统" 会像恐龙一样被淘汰。
      • 问题是是否需要强迫。比如印第安保留区有无必要,怎么让他们融入社会?政府强制么?
      • +1! 这种文化的困惑纠结,政府的左右为难,桌子MM还可以挖深一点。
        • 其实中国的西藏问题有相似之处。中国修建通往西藏的铁路在西方引来一片批评声,说是破坏了当地传统。可是当地的传统是什么?农民地位低下,吃不饱饭,僧人吃得脑满肠肥;达赖每年过生日都要剥一张人皮做生日礼物。。。。。
          这些也是传统。有些传统也是需要改的。

          不是说一句“不破坏传统”,就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 Obviously your information comes from brainwashing and propaganda. Sigh.
            • You too.
          • 修铁路公路主要是对生态有破坏。高速铁路公路会杀掉很多动物的
          • 活剥人皮么?如果是死了剥皮,本人又愿意也没有什么啊。加拿大很多人也是签了死后捐器官,皮也会被剥下来移植用的。
          • 还有人选择死后尸体烧了做成人工钻石,他的尸体随他怎么决定,如果违背本人意愿那就不同了。
            • 人都死了,哪里还有意愿?
              • 一种是死前签好了的,如果没有签,家人是合法所有人,有权做决定。
          • 这个剥人皮比较惊秫,有出处么?
            • 有出处、是不是真的不确定。
            • 剥人皮做鼓,但不知是生剥还是死剥。以前西藏极其落后,不仅文字上有记载,英人在当地拍的旧照片也可看出来。
              • 我记得这里有人转过因为信仰死后皮被剥做人皮鼓是一种荣耀云云。还记得看新闻中国某些地方有阴婚习俗,就是男的未结婚早死的,买个女的尸体来陪葬,有人偷女的尸体来卖。
            • “达赖在过生日的候,会下令枢密院的喇嘛剥下两个小孩的皮作为牺牲。如果你去西藏的历史博物馆,你还能看到十四世离开西藏前写的剥皮命令。”
              • 南郭,我就是看的这篇文章。这么快就找出来了,赞一个。
                • 雇狗之劳呗。西藏问题,概而谈之就一句话:鸡不可同鸭讲。或者借用知老师的话:落后800年呢、三观差距太大。有兴趣的话,我推荐王力雄的《天葬》
                  • 这个还真的不知道。老毛还是做了一些好事的嘛。
                    • 西藏大体上就是几百年前的中国,所以,从西藏的问题上更看得出,“破愚”才是中国重中之重的大事。
                      • 在印度的西藏人流亡地达兰萨拉的藏人早已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了自己的政府,比中国不知进步多少倍。把人民日报的陈词滥调当先进,坐在井底,就看见井口那片天,这样“破愚”只能越破越愚。
      • 是这样的,“保持传统”确实有一定的伪善性。。
    • 嘿嘿,一不留神,好多天无人问津的帖子,居然成热点,多谢大家捧场,LOL